《入菩薩行》是印度傑出的中觀學者寂天菩薩所著的佛教文學名著,是歷代修行人奉為圭臬、最喜讀頌的大乘經典著作之一。千餘年來,在印藏各地廣為流傳,影響至巨。全書充滿濃郁的佛學情感,精妙的議論呈現出深刻的哲學洞見,善巧的譬喻蘊含著殷切的教誨;不愧是一部能使頑者廉、弱者立的曠世名著。
一個人的心智或智慧發展層次,也對一個人拓展慈悲心胸懷的深廣程度,產生輔助性影響。在佛教裡,對慈悲的討論共分成三種主要類型。第一種是不受智慧因素影響的慈悲;第二種慈悲心,則加上對有情眾生的短暫本質(即無常本質)深刻的澈悟;第三種慈悲心稱為「無相慈悲」(non-objectified compassion),這是擁有完全了悟實相終極本質之智慧後,所產生的慈悲心。到達此悟境的人,能夠看清人類本質中的空性,而這份知見更強化其對眾生的悲憫胸懷。雖然這種真正的慈悲心和無限利他的胸懷,需要經由有意識的修鍊和發展才能陶養而得,但實則每個人都擁有發展菩提心的潛質。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造此入行論,所生諸福善,
回向願眾生,悉入菩薩行。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等一切支,佛為智慧說。
故欲息苦者,當啟空性慧。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遠離諸塵緣,思彼具功德,
盡息諸分別,觀修菩提心。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忍已需精進,精進證菩提,
若無風不動,無勤福不生。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欲護學處者,策勵當護心,
若不護此心,不能護學處。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子既如是,堅持菩提心,
恒勤勿懈怠,莫違諸學處。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欣樂而隨喜:一切眾有情,
息苦諸善行,得樂諸福報。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持珍寶心,我今供如來,
無垢妙法寶,佛子功德海。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暇滿人生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辦,后世怎得此圓滿。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漢傳佛教中,寂天菩薩的事跡知之者甚少。宋朝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天息災譯師曾譯《入行論》為《菩提行經》,題為法稱菩薩造,文字艱澀難懂,故歷史上似是無人注重。近年來由于藏傳佛教的影響,此論已有隆蓮法師、如石法師的兩種漢譯本在漢地傳揚,但作者寂天菩薩的較詳事跡,所知者仍是寥寥無几。
AntiBeautyG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